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岳阳市岳阳中学
编稿时间: 2024-04-07 05:29 来源: 登记科 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600446157547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岳阳市岳阳中学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高中学历教育 相关教育培训。
|
住 所
|
岳阳市湖滨黄沙湾
|
法定代表人
|
孙瑾
|
开办资金
|
7477.41(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举办单位
|
岳阳市教育体育局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4748.33
|
4254.59
|
网上名称
|
岳阳市岳阳中学
|
从业人数
|
153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德启智,激发潜能,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以构建高质量的学校党建体系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党建品牌 1.聚焦政治建设,始终坚持第一标准。 学校党委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带领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抓好第一要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著作选读》等资料,推动广大师生不断深化认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严格第一议题。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学校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推动第一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党委按照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和学习计划,落实学习机制,高质量完成集中领读学习4次、专题研讨4次、党课3次,扎实推动干事创业。 2.聚焦组织建设,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今年3月完成学校党委换届选举,一批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中层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巩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成果,切实履行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今年7月,学校党委开展专题活动,党委班子分月开展调研课题10个,解决问题15项。推动支部“五化”建设,8月调整部分支部书记,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举办“七一”表彰大会,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支部凝聚力、向心力。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学校获评2023岳阳市市直教育体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李慧同志获评市教体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向东等3名同志获评2023年岳阳市市直教体系统优秀党员,杨双喜、潘克俭2名同志分别入选湖南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对象。 3.聚焦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秋季开学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师德师风专题会议,组织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全面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开展“清廉学校”建设,梳理廉政风险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和办学行为负面清单,签订《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不断夯实廉政教育基础工程。重点部署“两带头五整治”纠风防腐专项行动,集中开展“以案促改”“拒绝酒驾醉驾”警示教育,紧盯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筑牢作风建设堤坝。 4.聚焦党建品牌建设,全面推进“党建+”。 充分发挥 “行为世范,为国育才”党建品牌力量,推动党建工作全覆盖。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党建+教学”“党建+德育”“党建+研训”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实施“比学习、赛技能、强服务、争业绩”等系列举措,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以构建高质量的学校德育体系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德育实效 1.大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岳阳中学班主任工作规程》,选优配强班主任,强化班主任责任。创新副班主任培训上岗,加强班主任后备队伍建设,优化机制,保障待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打造德育新生力量。构建德育校长、班主任、思政教师参与的大思政队伍,健全德育课程体系。 2.系统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岳阳中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岳阳中学学生手册》系列制度,系统规划高中三年德育主题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由碎片化到系统化的提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深化“四自”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塑,使优良的校风学风成为我校的鲜明标志。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施生涯指导教育,开展励志教育,牢固树立岳中学子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怀,敢于挑战、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创建《岳阳中学德育之声》专栏和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记录德育故事,见证学校发展,感受润物无声的教育情怀。 3.创新活动形式巩固德育工作实效。 创新班会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不断增强班会活动吸引力。“文明住宿,去除陋习”“我爱我”“师恩难忘”“青春向党,奋力前行”“筑梦前行—开学第一课”“法在身边”“纪律与班风”“向阳而生,求知行远”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的主题班会,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班会课程体系。创新升旗、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的形式,不断增强师生的学校荣誉感、归属感。开展班级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书香班级”建设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系统规划研学旅行活动,创新活动主题,增强研学实效。密切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落实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课程,不断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 4.立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开展艺术节、运动会、主题研学等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充实“五育”内涵。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突出特色发展,高一年级开设了20个社团,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养。9月,艺体中心组织美术专业生绘画作品展;10月,举行第二十六届运动会,进一步增添校园活力;11月,在2023年全省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孙文同学获得全省舞蹈比赛二等奖,李斯怿同学获得全市声乐比赛二等奖,陈昱洁同学获得全市钢琴比赛二等奖。12月举行元旦文艺晚会,师生同台演出,精彩纷呈。 三、以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关键,进一步深化教研教改 1.坚持好课程体系建设的导向性。 树立大课程观,总结我校近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系统规划高中三年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推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不断丰富校本课程,丰富学校办学底蕴。 2.坚持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实用性。 建立完善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学科带头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柔性引才聘请陈友芳、白涛等多位国家课程教材专家担任学校首席专家,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一年来,累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线上培训400余人次,外出学习交流100多人次。先后承办全市高中政治学科研讨会,全市高中数学、历史课堂教学建模观摩会等活动,承办的2023年“金鹗奖”市直复赛吸引校内外听课教师300余人次,研学平台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今年8月以来,实现全校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培训、备课组培训等四个维度的全覆盖。各年级教师学用结合,相机推出20多节不同学科、课型的精品课,彰显培训实效。 3.坚持好教研教改工作的引领性。 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职责,加强工作保障,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质量。制定和落实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常规管理系列制度,建立四维三阶目标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地评价教育教学,激励全体教师争先创优。切实保障研训经费,学校按人均500元培训经费预算落实到了教研组,落实课题资助与成果奖励,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 4.坚持好教学活动开展的示范性。 坚持“学校搭台,教师唱戏”工作方法,累计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沙龙4期,围绕成长感悟、读书分享、课题指导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来校讲座,提供学习交流机会,提升专业核心能力。组织老师积极参加“基础教育精品课”“金鹗杯”等省市两级活动,科学谋划好同步考试、片段教学、命题竞赛等校内活动,通过赛教结合、以赛促教,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5.坚持好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教学过程管理中坚持以生为本,系统规划,明确规范,量化标准,细化安排。针对高一新生,编写学法指南和初高中衔接学科方案。针对优生、临界生、专业生、飞苗生、后进生的辅导,实施订单式个性化指导。落实早晚自习的学习任务,语文、英语早读任务和要求统筹到周、具体到天。积极开展学生基础知识、书写、经典朗诵比赛、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英语单词默写比赛、优秀教案、作业、试卷规范展示等学科主题活动,多层次多途径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常规检查、教学视导、问卷调查、推门听课等形式,了解教情、学情,认真分析历次周测、月考、联考成绩,精准分析学科教学薄弱点,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持续引导提升教学水平。 四、以锻造高水平的干部教师队伍为根本,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 1.充实队伍,优化结构。 学校积极配合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分两批次开展教师招聘工作,“四海揽才”引进9人,公开招聘、选调教师9人,新调入教师1人,当前学校教师平均年龄由49岁下降到44岁,35岁以下教师人数由16人上升至43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 2.立足培养,促进成长。 为破解新老交替突出矛盾,学校党委多次专题研讨制定《2023—2024学年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以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八项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3.更新理念,锻造师风。 确立落实“厚德启智、激发潜能”办学思路,持续开展“自理、自制、自觉、自信”四自养成教育,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不断强化“不矮化学生,不固化学生,不稚化学生”的工作要求,珍惜宝贵生源,抓住宝贵机遇,敢于挑战、追求卓越,潜心治学治教。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师德师风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造就一支“守德如玉、敬业如山、爱生如子、视校如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潜心治学,成果斐然。 一年来,学校被评为湖南理工学院授牌为实习基地,冯春娣、潘克俭两位老师被聘请为湖南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建设进度不断加快,2022年成功申报岳阳市首个高中德育名师工作室(潘克俭德育名师工作室),2023年成功申报杨双喜化学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2023年岳阳市高中筑梦工程优秀学科教研组”,我校连续三年获此殊荣,高水平学科建设由点及面、有序铺开。 五、以提供高标准的保障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投资近1000万元的教师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已完成建设。48套公租房预计农历新年前投入使用,确保学校教师“拎包入住”,彻底解决青年教师和班主任的住宿问题。投资25万元高标准改造美术联考考点办公室、保密室,完成校园广播站的规划布局与整体搬迁.投资20万元启动校园环境提质改造工作,深入推进校园“亮化工程”,校园主马路沿线新安装灯柱6根、路灯12盏,更换LED路灯30余个,学校夜晚更加明亮、环境更加整洁、宣传阵地进一步夯实。同时,改造好至和楼教师大会议室,处置好艺体楼老旧办公用品,不断适应教学工作新需求。 2.教职工福利待遇稳定提升。 全力确保教职工福利待遇足额发放,全年累计发放工会福利近40万元,支出教职工餐补90余万元,为在职在编和退休教职工医疗铺底73万元、物业补贴近80万元。通过岳阳中学基金会,工会累计为优秀年级组、优秀教研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技能竞赛获奖师生发放各类奖金近40余万元,惠及师生400余人次。 3.服务宗旨意识持续增强。 学校始终致力于解决好教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针对教师职称晋升难的顽瘴痼疾,学校多方协调对接,两年来共争取到高级职评指标13个,中级职评指标12个,惠及教师25人,彻底疏通教师职评拥堵现状,推动教师职称评审正常化,有力缓解教师焦虑。学校近三年累计退休教师43人,学校分年度举行退休教师欢送会,已成功举行三届并形成传统,“包容多元,规则明了,公平公正,简单温暖”的校园人文环境不断充实。 六、以创造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 经过三年的努力拼搏,学校办学质量持续稳定在全市重点高中办学质量行列的第一梯队,与标兵学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彻底改变过去一段时间内学校办学质量在低水平徘徊的不利局面,家长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学校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全校师生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新一届学校党委将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体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校师生敢于挑战,追求卓越,示范引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好学校,为岳阳教育的振兴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存在开办企业情况。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对本单位2023年度考核结果为良好,无诉讼及投诉情况.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使用情况: 1.5月26日:“2018级教学质量奖”支出310450.00元;2.9月28日:2023年“特别贡献奖”“双十佳教师表彰”支出25000.00元;3.9月28日:“2023年上学期期末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支出44300.00元;4.9月28日:“2018级教学质量奖”支出49000.00元5.11月30日“2022届高考奖励(1)”支出67500.00元;6.11月30日“2022届高考奖励(2)”支出207176.00元。接收捐款情况:1.2023年02月接收捐款204000.00元;2023年03月接收捐款12500.00元;2023年08月接收捐款106000.00元、2023年09月接收捐款211000.00元、2023年10月接收捐款6000.00元。
|
填表人: 张亦波 联系电话:13973055765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