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 事业单位2021年度报告公示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编稿时间: 2022-08-19 03:10 来源: 登记科 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600446158371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 妇女保健 儿童保健 妇女病普查 遗传病筛查 产前诊断与接生 高危孕产妇筛查 监测与监护高危新生儿筛查 治疗与监护儿童病症防治 妇幼卫生监测与信息管理 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培训 妇幼保健科学研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妇幼保健。

    

岳阳市巴陵中路佘家垅

法定代表人

黎珊

开办资金

893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岳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701

26117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8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进一步落实保健职能 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提升妇女儿童存生质量是妇幼保健院的公共职能。根据《国家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国卫妇幼发〔2021〕3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岳阳市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强化措施、提升能力,优化服务、创新管理,以各项目工作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妇幼健康工作内涵。2021年,孕产妇死亡1 例,死亡率2.78 /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130例,死亡率3.64 ‰。2021年,产前筛查率、产前诊断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艾滋病、梅毒、乙肝孕期检测率、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率等18项服务指标均圆满完成了省卫健委下达的计划任务。完成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31755人次,完成农村适龄妇女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1684人。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了“两癌”早诊早治率。 (二)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 我院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契机,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强化科学管理,促进核心制度落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2021年,门诊人次共32.11万,住院人次共1.15万,手术共4237台次,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为26.97%,药占比为17.26%。耗占比为4.62%,均维持在合理水平。门诊均次费用363.39元,较去年下降4.5%。据第三方满意度调查,2021年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3.3%,门诊患者满意度为90.6%。 1、狠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重视核心制度落实,督促各科室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纳入科室日常业务学习,规范医疗行为,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职责。实施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成立了产前门诊MDT团队及产科MDT团队。对于急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急诊与病房有沟通机制,保障患者优先住院。认真贯彻执行原卫生部临床路径开展10个专业和8个病种的路径管理。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俞钢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贵云教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丁正香博士等知名大咖来院授课,加强医务人员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整体素质。 2、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做大做强现有学科体系,走小综合、大专科的妇幼发展之路,重点培育特色专科。复发性不良妊娠诊治中心、妇产科急诊、皮肤美容科、小儿外科独立开科,产科、儿童保健科为省级重点专科,更年期保健专科、孕产期保健专科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专科。儿童保健科更名为儿童保健与康复医学中心,特殊儿童医教协同形成岳阳模式向全国推广,填补了我国特殊儿童医疗康复和教育合作的空白,成为“中国言语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示范中心”。 3、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生儿科开创了岳阳市首例由新生儿科临床医生操作的肺脏超声诊断气胸,并成功指导了胸腔穿刺术。妇科开展了首例体腔热灌注治疗。生殖医学中心针对复发性流产、男性无精子症、女性卵巢早衰、中医生殖适宜技术、微量精子冻存等技术进修,通过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临床妊娠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4、全面推进医联体工作。2021年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签订了《医疗美容专科建设及推广项目合作协议》,并与省妇幼、省儿童医院积极合作,建立了危急重症转诊的“绿色通道”及与省级医疗网络搭建“远程会诊”平台,与经开区木里港社区医院、金凤桥社区医院、西塘卫生院、游港河卫生院、及南湖新区卫健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派遣我院优秀专家坐诊,多次开展便民义诊,在妇科病普查、“两癌”筛查、双向转诊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与全市助产机构签订了《产前筛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医联体上下贯通的互动衔接机制,推动构建了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严格开展疫情防控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任务艰巨,院党委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弦,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严格预检分诊,规范发热门诊,多措并举,确保了人民健康。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陈卓书记和本人为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院及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预案》、《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预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总方案》、《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并且根据疫情防控不同时期的新情况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方案及预案。 2、做好应急物资、急救防疫设备准备。医院动用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资金针对发热门诊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防指要求进行了改扩建,为保证预检分诊关口前移及方便病人、市民核酸采样,斥资搭建预检分诊及核酸采样移动板房,购置了智能化扫码通行闸机,加强了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并通过了省市监管部门的验收,强化了医院面对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了儿保科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点抢救室建设,购置了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急救设备,在我院负二楼停车区域搭建了移动雨棚,方便接种人员等候,根据市防指要求,我院采购了2.8万套新冠肺炎核酸采样及检测等相关医疗物资。我院对医用耗材、药品、消毒用品、防控物资药品储备量按可满足医院30天运转需求配备,每周全面清查一次,确定基数,按计划随时补充。 3、设立预检分诊台。严格进出人员管理,所有人员必须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签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电子承诺书。加强对疫情态势的了解,不断更新和调整国家发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动态,并予以重点关注。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病,做好分诊、转诊和救治工作,并制定完善了《预检分诊工作流程》。 4、落实发热门诊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我院按照国家及省市防指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了改扩建,进一步规范了发热门诊建设。新的发热门诊执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强化了发热病人的身份信息登记及流行病学问询。制定完善了发热门诊工作制度流程及各种状况的应急预案。规范了疑似病例转诊流程。 5、加强院感管理。设立了2名院级专职院感管理人员及各科室院感管控员的两级院感管理架构,负责日常院感管理,加强了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物表消毒、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制度,加强了发热门诊、CT室、普通门诊、急诊、预检分诊、核酸采样点及病区的院感管理和日常督查。加强了电梯等公共区域的定期消毒。对全院所有职工进行了多轮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和考核,特别是保洁队伍的培训与考核。 6、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组建了专门的呼吸道标本采样和核酸检测队伍,配备了2台核酸快速检测仪,并加强了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对住院患者及陪护、医院工作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一线人员做到了一周两检,其余部门人员两周一检,全面落实了上级提出的“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在核酸检测结果反馈时间上做到了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4小时报告检测结果,住院患者及陪护12小时报告检测结果。 7、加强本院职工管理。实行离岳、返岳人员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取消职工公休,原则上不准出省,严禁进入中、高风险地区。 8、加强住院病人管理。各住院部全面取消探视,原则上“一患一陪护”,患者与陪护均应进行核酸检测。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严格先核酸检测再入院,危急重症患者可先入院抢救治疗,但必须先安置入住过渡病房进行诊治,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显示阴性,再转入住普通病房。 9、加强危急重症救治管理。加强了发热孕产妇的管理,做好了应急隔离区和缓冲区的设置及应急手术管理的工作。制定完善了《新冠肺炎感染孕妇救治预案及流程》。 10、开展多次急救演练。多次组织了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提高了相互协调与应对能力。与临港新区应急局合作进行大规模应急核酸采样演练3次。完成市公交总公司两千余员工的紧急核酸检测任务。 11、圆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任务。我院承担了辖区内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了全市高危人群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没有出现一例严重不良反应。2021年共接种新冠疫苗27341人,累计接种42434剂次,其中包括2021年3-11岁儿童接种4530剂次,并担负郭镇乡新冠疫苗接种救治任务,为有效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科技与人才建设 我院始终把“学科建院、人才兴院、科教强院”作为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5人(其中博士后3人),硕士研究生62人,副高以上职称136人。今年以来,我院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2021年引进了副主任医师4名,主任技师1名,与高校科研所合作,柔性引进专家教授7名。通过社招和校招,招录了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生22人。通过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组织“智汇潇湘•四海揽才”专场招聘会,有3名博士、4名硕士与我院达成初步意向,并到到我院进行了现场考察。我院积极搭建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桂林医学院、湖南医药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2021年3月,我院与湖南医药学院开展了联合办学,30名湖南医药学院助产本科生在我院培训基地完成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临床教学,此次联合办学的圆满成功,开启了我院科研教学的新篇章。2021年我院累计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杂志2篇。今年我院申请省自然科学级基金4项,省卫健委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努力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新妇幼,科研能力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排名第48位,展现了岳阳妇幼真功夫。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4615837143060211G1001,有效期自2015年7月16日至2030年7月1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王倩雯  联系电话:18873078989  报送日期:2022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