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湖北省襄阳市 “三位一体”配套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编稿时间: 2016-01-05 12:00 来源: 未知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湖北省襄阳市近日出台《关于在全市推广高新区“三个一”改革经验的工作方案》等七个配套改革文件,突出行政审批、监管执法、公共服务“三位一体”,深化权力配置革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一、审批体制改革提速,全域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

  自去年在襄阳高新区成功试水建立“一枚印章审批”、 “一个部门管监管” 、“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管理新体制后,襄阳市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大层的层面推进审批体制改革,优化政府部门间职能配置,争取省编委批复设立了全省首家市级行政审批局。原来市直20个部门承担的行政审批职能划转到市行政审批局,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

  与审批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建立“负面清单”,对清单外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审批制,对清单内投资项目实行联合审批制,做到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建立“权力清单”,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最严格的准入制度,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设立审批事项,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做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同时,以开展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为契机,探索制定行政审批服务标准,推动行政审批运行、办事制度、服务质量、公共设施标准化建设。

  相对集中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权限,组建行政审批局,解决了长期以来一些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三集中三到位”落实不到位问题,从体制上杜绝行政审批“前店后厂”运行的弊端,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改革后,以往行政审批“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将成为历史,向打造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打造内陆地区营商环境一流的开放高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创新监管执法体制,全面建立“两委”管理体制

  加大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实行“宽进严管”,创新监管和执法机制,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推动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增强依法全面履职能力,使市场和社会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

  成立市场监管委员会,将工商、质量技术、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物价部门纳入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市场监管领域政策制定、决策协调、日常监管等各项工作,形成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大市场监管”格局。成立综合执法委员会,将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政府部门纳入成员单位,统一规范执法行为,统筹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促进形成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配套建立“监管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市场监管和执法事项,提高市场监管和执法透明度,做到政府部门“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公信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全面推广“三零服务”新机制

  为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服务投资主体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新和创业活力,襄阳市全面推广“三零服务”新模式。

  一是推广工业项目审批“零障碍”。对“负面清单”外工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建立前置事项承诺加备案、承诺公示、集中验收、责任追究、全过程监管等制度,投资主体在获得用地、作出承诺后自主依法依规开展设计、评审、施工,竣工后接受全面验收。二是推广工业项目注册“零收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凡涉及政府服务的内容免收各种费用。三是推广工业项目服务“零距离”。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项目秘书服务制,当好投资主体的“保姆”,全过程提供服务,面对面解决问题,为投资主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