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制机制改革

岳阳市机构改革中党员干部思想问题探析(课题研究成果)

编稿时间: 2019-11-30 09:28 来源: 综合科 浏览:

摘要:2018年启动的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广度深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市以下改革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对部分党员干部带来了较大的思想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成果巩固。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岳阳市机构改革中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探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岳阳 机构改革 党员干部 思想问题 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历史使命。在新形势新要求下,2018年启动的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一次系统性、整体性的深刻变革。在此轮机构改革中,岳阳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讲政治,顾大局,勇担当,为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作出了历史性成绩。同时,因此轮改革广度深度前所未有,给部分党员干部带来了较大的思想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成果巩固。由此来看,认真研究分析改革期间党员干部思想状况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以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效,显得尤为必要。

一、改革中党员干部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广大党员干部对机构改革持欢迎态度,认为机构改革是优化体制机制、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必要举措,但也有少数干部对改革认识比较片面,对改革带来的变化不够适应。

(一)关注改革,但对改革政策认识不够。从调查情况看,岳阳市党员干部对改革普遍较为关注,想要了解改革更多细节的迫切性比较强,但不懂政策、对政策理解有偏差、认识不深刻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改革方案公布前,有的干部喜欢到处打听小道消息,热衷传播谣言,有的干部因此出现焦虑、不安、悲观等不良情绪。改革方案公布后,少数干部仅仅满足于知道机构如何改,而对“为什么改”缺乏深入思考,对改革背后深层次考量和重大意义了解不深,对改革的配套政策知之不多。还有的干部看到机构改革后磨合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对机构改革产生质疑,有的甚至认为改革后没有改革前好。比如,少数干部对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暂时出现的防汛救灾职责分工边界不够清晰、应急指挥效率不够高的问题颇有微词,甚至认为新的应急管理体制不如老体制管用、好用。

(二)支持改革,但对前途后路思虑过多。这次改革,岳阳市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对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党政机构职能体系、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组建综合执法机构、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等政策积极拥护,坚决支持,但面对职能划转、人员转隶等触动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就思前想后,忧心忡忡。有的干部担心把自己的参公身份改没了,有的担心把自己的经济待遇改低了,有的担心把自己的晋升渠道改窄了,还有的担心把自己的领导职务改没了,等等。比如,像岳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整合多个部门职责组建的部门,不少干部就担心机构整合后,编制、领导职数相对减少,自己迟迟无法获得职务晋升。还有的原参公单位人员担心,改革后单位行政职能剥离,公务员身份可能变为事业身份,职务职级并行、职业发展,以及车补、年终绩效奖、丧葬费等经济待遇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三)参与改革,但主动适应新环境不好。面对改革带来的机构整合、职能划转、人员转隶、体制调整等诸多变化,岳阳市大部分干部都能迅速参与其中,尽快调整,快速适应,但少数干部思想上准备不足,行动上落实不力,导致出现新老人员融合不好,新旧体制衔接不顺。部分单位、领域完成了物理变化,但尚未完全发生化学反应。比如,有的干部转隶到新单位,而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工作习惯、工作作风都仍停留在过去,无法适应新单位、新体制需要;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时间较长的干部,在老单位、老体制中工作多年,经验丰富,驾轻就熟,一旦思想观念不调整,适应新单位、新体制就更加慢。还有的干部到新单位后存有“外来户”思想,自认为低人一等,自我排斥;有的干部从“强势部门”转到“弱势部门”,感觉受了委屈,态度比较消极,工作劲头不足。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改革过程中,党员干部出现以上消极思想表现,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单位原因。一方面与个人政治站位不高、大局观念不强、责任意识不够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单位工作缺位、缺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力有较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思想动员,但政策宣讲不到位。改革启动之初,各地各单位都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部署,但是有些单位对机构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认识不够,政策宣讲缺广度,没有把全员纳入宣讲范围,没有将相关政策讲全讲细,导致少数干部不知政策、不懂政策。有些单位领导政治站位不够高,对改革精神理解有偏差,政策宣讲缺高度,没有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去解读改革,导致普通干部对改革的认识停留在低层次。有些单位政策宣讲缺深度、准度,大而化之,泛泛而讲,甚至讲得模棱两可,没有将机构为什么要这样改、具体有什么要求向广大干部讲清楚、说明白,导致部分干部对改革认识不够、认同不深。

(二)有沟通交流,但教育引导不到位。在改革过程中,各单位能针对重点部门、重点对象、重点领域的涉改人员开展谈话沟通,谈心交流,但是有的单位思想工作不主动不深入,没有认真分析研判干部的思想动态,思想底数掌握不清。没有针对改革各阶段容易产生的思想困惑,主动做好解疑释惑,教育安抚工作。有的单位不善于理直气壮讲清大道理,入情入理讲好小道理,旗帜鲜明批驳歪道理,干部思想比较涣散,正能量弘扬不够。有的单位思想问题解决不及时,对产生的质疑改革、否定改革等错误言论,不能及时纠正;对产生的失望、埋怨等负面情绪,不能及时疏导,导致小苗头拖成大隐患,小情绪变成大问题,影响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单位工作正常开展。

(三)有组织安置,但人文关怀不到位。在职能划转调整、人员转隶工作中,组织上都按政策结合实际对涉改人员进行了安置,但是有的单位对这部分人员的人文关怀跟进不够。机构改革涉及部分干部岗位调整、身份转换,有的还会影响其经济待遇和职业发展,一些干部因此产生焦虑不安心理和这样那样的诉求是人之常情和在所难免的。作为普通干部的主心骨,单位党组织以及单位领导应该设身处地的急干部之所急,忧干部之所忧,积极为其排忧解难。但少数单位对干部的切身利益、合理诉求关注不够,关心不够,没有力所能及地做好安心安抚工作。干部的诉求得不到解决,需求得不到满足,后顾之忧萦绕于心,干部无法从根本上获得“安全感”,从而造成干部工作心思精力不集中,提不起精气神。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机构改革不仅是完成机构、编制、人员的重新组合配置,更是要实现机构、编制、人员的有机融合,不仅要发生物理变化,更要发生化学反应,不仅要实现形的重塑,更要实现质的重铸,其核心都离不开做好人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着力增强党员干部改革认同感。理论上越清醒,政治上越坚定,行动上越自觉。同样,干部对改革的认识越到位,思想越统一,推进改革就越顺利。1.加强政策宣讲。着力在宣讲的广度、高度、深度、准度上下功夫。把党员干部不漏一人纳入宣讲范围,通过召开干部大会、党员大会集中讲,利用微信群、QQ群随机讲。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吃透中央改革精神,与党中央站在同一个高度想问题,对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过程和目的意义追本溯源,借助权威资料,准确解读改革,深入解读改革。及时给干部讲清改革的程序步骤,公布本单位改革的方案和改革动态,特别是人员转隶、分流、岗位调整等事项,要讲清原则要求,帮助广大干部澄清模糊思想,增强理性认识。2.加强教育引导。坚持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来抓教育。结合改革各阶段特点,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正确面对利益得失,增强大局观念,努力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注重凝聚改革正能量,深入挖掘本系统本单位支持改革、服从改革、推进改革的先进典型,通过宣扬其优秀事迹,给广大干部树立榜样和标杆。落实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公平公正处理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要求普通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先做到,要求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强化纪律约束,对违背机构改革大政方针的人和事,坚决制止,严肃处理,为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针对少数干部出现的负面情绪,坚决克服重说教轻疏导的习惯做法,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主动找干部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实帮助干部舒缓情绪,解开疙瘩,稳定思想。

(二)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增强党员干部职业安全感。牢固树立组织考虑干部的事,干部考虑工作的事,组织把干部放在心,干部就把责任扛上肩的思想意识,通过解决干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干部提供义无反顾支持改革、一往无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1.换位思考及时回应诉求。对于干部的各类诉求,不管对不对、合不合理,首先第一时间予以回应,能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情况。对不合理诉求,坚持耐心说服教育,不能严肃批评,更不能不管不顾、听之任之。2.多方协调努力排忧解难。坚持促改革与稳队伍相统一。对转隶分流、职数配备、编制身份、待遇前途等问题,协调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解决。比如,人员转隶分流适当征求本人意见,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不搞简单“一刀切”。对人员超编问题,可以在本地区内通盘考虑,要求缺编单位进人必须优先从超编单位调剂。对从“一把手”调整到副职,从领导岗位调整到非领导岗位的干部,申请保留其政治、经济待遇。对因改革造成夫妻两地分居的,可采取自愿对调或空编安置的原则予以解决。对公务员职级套改、原参公单位人员待遇保留问题,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积极争取过渡性政策,按实有公务员人数核定首次职级套改职数,按照“老人老办法”继续给原参公身份人员保障有关经济待遇。切实通过实施一些人性化、创造性的政策稳住干部队伍,保证改革平稳推进。对其他因政策不明朗、不允许,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早日妥善解决,避免留下遗留问题。

(三)重视组织文化建设,着力增强党员干部集体归属感。机构改革要发挥出最大效应,最终都要落到干部、机构、体制的有机融合上,要通过开展积极的组织文化建设,让干部在思想、职能、情感等方面全面融合、深度融合。1.力促思想融合。结合人员转隶,积极开展合编合心合力合拍教育,强化“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的强烈意识,真心实意同向同行成“一家人”、同气同声说“一家话”、同心同德干“一家事”,树立共同的价值追求。合并和新组建单位要尽快为单位勾勒出新的发展蓝图,形成统一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理念,并通过组织文化宣传以及文化活动,促进干部职工建立新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与组织认同。2.力促工作融合。科学合理定岗定位,既要从转隶干部个人主观意愿和发挥干部素质优势的角度分配岗位,也要从促进工作融合的角度,采取新老“混搭式”办公的形式分配岗位,将转隶进来的干部分散配置到各内设机构,以此促进人员和工作的深度融合。开展业务培训,对于难以胜任新业务的转隶干部要通过组织适当形式的业务培训,缩短他们的适岗期。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根据新的职能、体制要求,迅速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机制,以工作制度化促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3.力促感情融合。加强对转隶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关心,领导班子成员要按分工与转隶干部开展谈话,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一时间给转隶干部配备办公室,配齐办公用品。优化福利待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保障每名干部过节、生日、学习、娱乐等权益需求。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和工会活动,组织新老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活动,增进交流,加深感情,切实增强转隶干部对单位的归属感,促使转隶干部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角色,干出新成绩。(市委编办课题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8-03-05.

[2]李朝波.机构改革进程中干部思想动态调查与心理疏导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9(3).

[3]杨会玲,侯群华.合编合心合力合拍——河南省市场监管局鼓励转隶人员再建新功[N].中国质量报,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