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容县委编办持续深化“三转” 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大文章”编稿时间: 2023-05-24 11:07 来源: 华容县委编办 浏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华容县委编办坚持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在调查研究中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在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彰显机构编制担当。 一、突出目标导向,着力转职能,服务发展大局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机构职能体系建设上来,以深入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是精心谋划。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纳入年度机构编制重点工作内容,联合县司法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商定调研方案,并广泛搜集先行先试地区的试点经验,为调查研究做好各种充分准备。二是“把脉问诊”。坚持“体检画像”、广开言路,专题调研组深入随机抽取的7个乡镇,以深入访谈、实地观摩等方法,摸透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运行实情,找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三是“对症下药”。针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队伍不强、职责不明、程序不严等“病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湖南省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湖南省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等,起草制订《华容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暂行办法》《华容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衔接机制实施意见》《华容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第一批)》和《华容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流程和执法文书范本》,开具探索构建“县主导、乡镇主体、村协同”“两主一同”执法模式的“良方”,进一步增强乡镇依法办事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 二、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转方式,保障民生福祉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扩张发展,县级公立医院人编矛盾突出。为有效缓解有限机构编制资源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束缚,县委编办科学运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4家县级公立医院核定床位数、开放床位数分别是多少,按照核定床位或开放床位计算,应核定多少事业编制,是否有文件依据,其他县市区是否存在同样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的,带着这些疑问,县委编办联合县卫健、人社等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并充分借鉴省内试点医院和怀化、永州、湘潭及省外其他县市区的做法,进行风险评估,探索推行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备案制”。报市委编办同意,经县委编委会、县委深改委会、县委常委会议集体研究,出台了《华容县关于试行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的实施意见》(华编〔2021〕8号)。《实施意见》从实施范围、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基本编制+备案制”分类管理、基本编制管理使用、公立医院备案制人员用人自主、岗位设置、严控用人计划、保障人员待遇、加强监管等9个方面,对探索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备案制”进行了明确、规范,其目的是建立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方式,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经过约2年的实践,为县域卫生事业发展吸引“备案制”医疗人员965名,引进高层次人才51名,进一步稳定了医疗专业技术队伍。 三、突出结果导向,着力转作风,推动提质增效 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为重点,强力开展县属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助推国有资本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一是澄清“底子”。派专人通过“天眼查”大数据系统反复比对,以“解剖麻雀”的调研方式,全面梳理县属国有企业出资人、出资和股权形式(独资、控股、参股)、一二级子公司等情况,彻底摸清65家县属国有企业底子。二是找准“路子”。多次深入各县属国有企业进行调研,并征求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总公司等单位意见,初步形成县属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经县委编委会研究同意,大力调整优化县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布局结构,搭建总公司、子公司管理架构,明确隶属关系。调整后,县内只保留一家总公司。综合考虑县属国有企业的历史沿革、人员规模、效益状况、工作任务和市本级及其他县市区同类企业等因素,核定县属国有企业的规格,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三是开对“方子”。出台《华容县县属国有企业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办法》,科学核定党组织领导、董事会领导和经理层领导职数,严格按领导职数配备。结合国有企业现有人员和发展需求,核定人员额度,预留人员额度空间,实行总量内用人。总公司设监事会,监事会围绕资产质量、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加强对平台公司的监督,促进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